• 首 頁
    • 分院概況
      • 分院簡介
      • 機構設置
      • 現任領導
      • 歷任領導
      • 歷史沿革
    • 科教機構
      • 研究單位
      • 轉制企業
      • 國科大學院
    • 黨群園地
      • 組織機構
        • 黨組織
        • 紀檢組織
        • 工會組織
        • 團委機構
      • 黨建動態
      • 反腐倡廉
      • 學習園地
      • 弘揚科學家精神
    • 科技合作
      • 合作概況
      • 院地合作
      • 科研進展
    • 人事人才
      • 院士
      • 高層次人才
      • 西部之光
      • 青促會
      • 工作動態
    • 科學傳播
      • 科普文章
      • 科普動態
      • 科普基地
      • 學術期刊
    • 信息公開
      • 公開規定
      • 公開指南
      • 公開目錄
      • 公開年度報告
      • 公開申請
      • 預算決算
    • 綜合新聞
    • 通知公告
    • 視頻新聞
    • 園區風貌
    • 媒體掃描
    • 重點平臺
    • 專題
    中國科學院| English| 繼續教育
    • 首頁
    • 分院概況
      分院簡介
      成都分院前身系1958年11月成立的中科院四川分院,1962年調整更名為中科院西南分院,1970年由四川省管理,1978年1月恢復重建后使用現名,是西南地區綜合性的科學研究基地、高級人才培養基地和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
      更多簡介+
      現任領導
      王嘉圖
      分黨組書記
      院長
      陳鋒
      副院長
      分黨組成員
      劉慶
      副院長
      分黨組成員
      劉剛君
      紀檢組組長
      系統黨委副書記
      機構設置 歷任領導 歷史沿革
    • 分院概況
      • 分院簡介
      • 機構設置
      • 現任領導
      • 歷任領導
      • 歷史沿革
    • 科教機構
      研究單位
      • 光電技術研究所
      • 成都生物研究所
      • 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
        研究所
      • 重慶綠色智能技術
        研究院
      • 成都文獻情報中心
      轉制企業
      成都有機化學
      有限公司
      成都信息技術股份
      有限公司
      成都中科唯實儀器
      有限責任公司
      國科大學院
      中國科學院大學
      成都學院
      中國科學院大學
      重慶學院
    • 科教機構
      • 研究單位
      • 轉制企業
      • 國科大學院
    • 黨群園地
      • 組織機構
        • 黨組織
        • 紀檢組織
        • 工會組織
        • 團委機構
      • 黨建動態
      • 反腐倡廉
      • 學習園地
      • 弘揚科學家精神
    • 科技合作
      • 合作概況
      • 院地合作
      • 科研進展
    • 人事人才
      • 院士
      • 高層次人才
      • 西部之光
      • 青促會
      • 工作動態
    • 科學傳播
      • 科普文章
      • 科普動態
      • 科普基地
      • 學術期刊
    • 信息公開
      • 公開規定
      • 公開指南
      • 公開目錄
      • 公開年度報告
      • 公開申請
      • 預算決算
    • 頭條新聞
    • 綜合新聞
    • 通知公告
    • 視頻新聞
    • 園區風貌
    • 媒體掃描
    • 重點平臺
      • 大科學裝置
      • 重點實驗室
      • 工程中心
      • 野外臺站
    • 專題
    當前位置:
    首頁    科學傳播    科普文章
    科學傳播
    • 科普文章
    • 科普動態
    • 科普基地
    • 學術期刊
    科普文章
    • 《流浪地球2》沒說的都在這里了

          地球本身不是一塊堅硬的石頭,地殼下40—70公里處是熔巖,有點類似于雞蛋的結構。如果想驅動1萬多座發動機,僅耗時百年來推動地球“行走”,發動機對地球產生的壓力,是地球承擔不起的,會把“雞蛋”的殼擊碎。而如果發動機緩慢加速逐漸達到最大功率,那地球...2023-02-18

    • 木蓮花,含羞追月

      春天即將逝去,春日里綻放的花兒,玉蘭、櫻花、桃花……已陸續退場,而木蓮則款款登上舞臺,給樹木“披紅戴花”,迎接初夏的到來。2022-05-12

    • “戰衣在手,天下我有”——揭秘冬奧健兒的“超能戰衣”

      要想成為英雄,一件超級戰衣必不可少。漫威超級英雄鋼鐵俠就有幾十套裝甲,并且隨著斯塔克的不斷改造,逐步實現更精細的外觀和更強大的功能。2022-05-12

    • 極端天氣、降水變率、檢測歸因……專家帶你解讀氣候變化

      有人覺得下雨越來越頻繁,有人說西北那邊多下點雨是好事,有人擔憂極端天氣頻發,有人好奇年中公布的IPCC報告,有人疑惑氣候變化跟人類有什么關系……2021-11-30

    • 邢立達:我們為什么研究恐龍

      很多人問我,邢老師,你們為什么研究恐龍?你們究竟在研究什么?我覺得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 恐龍其實有兩個定義。 2021-11-30

    • 如何吃到真正的陽澄湖大閘蟹?科學的答案來了


        大閘蟹學名中華絨螯蟹,是中國的傳統美食,深受消費者喜愛。但不同產地的蟹,無論品相還是價格都相差巨大。優質的中華絨螯蟹經常遇到冒名頂替者,例如在利益驅動下,不少蟹商將外地螃蟹販運至陽澄湖,被放到陽澄湖里浸泡一段時間,最后打撈上來謊稱“陽澄湖大...
      2021-11-01

    • 天文臺應該建在哪兒?中科院的“登山高手”告訴你

      天文臺應該建在什么地方?如何確定優良的天文觀測臺址?今天,我們請這篇《自然》論文的作者之一、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的鄧李才研究員來講述“天文臺選址”的故事。2021-10-13

    • 優雅的園林觀賞樹——尖葉貓尾木

      它是一棵傾斜的樹,從小溪的一邊歪向對岸。它生長在并不起眼的熱帶雨林室角落,每年按照自己的節律少量的開花然后凋零,安靜得連一個果子也不曾結出。不曾想經過數年的沉淀,今年它雅致的栗色鈴鐺形花開得特別旺盛,熱情又鮮活。惹得植物愛好者欣喜所狂,競相拍...
        它是一棵傾斜的樹,從小溪的一邊歪向對岸。它生長在并不起眼的熱帶雨林室角落,每年按照自己的節律少量的開花然后凋零,安靜得連一個果子也不曾結出。不曾想經過數年的沉淀,今年它雅致的栗色鈴鐺形花開得特別旺盛,熱情又鮮活。惹得植物愛好者欣喜所狂,競...
      2021-10-13

    • 從“母親”那遺傳來的抗壓能力,算不算外掛?

      你可能聽到過這樣的說法: “你這么聰明,你媽媽應該很聰明吧?” “你媽媽和外婆這么長壽,你以后肯定也能長壽的?!?這些說法都在討論母親對于后代的影響,而的確也有研究表明,后代的智力、壽命都與母親關系密切。2021-10-13

    • 曉妝如玉暮如霞——木芙蓉


        秋日徐風碧晴空,芙蓉盈盈笑意濃。
        晨妝曉玉飛霞午,日暮深紅落淺紅。
        五月的暖風帶來了木芙蓉的初夏之美,殊不知,金秋時節,國慶前后,方才是木芙蓉的盛花時節。在秋日晴空下,一朵朵木芙蓉綻放在枝頭上,花顏盡展,燦爛奪目。
        木芙蓉(Hibis...
      2021-10-13

    12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蜀ICP備05003826號-1川公網安備 51010702001710號
    單位地址:四川天府新區群賢南街100號郵編:610213
    網站標識碼:bm4800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