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蘭州9月20日電(王小華)今年7月以來,甘肅多地遭遇晴熱高溫天氣、降水大幅減少,各大水庫蓄水量持續走低,對當地農業生產產生較大影響。甘肅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根據全省統一部署抓好抗旱減災各項工作,最大限度減少了旱情對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影響。
據介紹,甘肅各農業保險承保機構迅速啟動大災應急預案,開通抗旱減災綠色金融通道,優化保險理賠工作進程,盡量縮短賠付時間和流程,按照“急事急辦、特事特辦、應賠盡賠、早賠快賠、合理預賠”的原則開展農險理賠工作。截至目前,此輪旱情造成的絕收農作物已基本完成賠付,涉及金額1703.24萬元。此外,已進入賠付流程的案件數量9119起,已賠付金額8534.6萬元,受益農戶8.53萬戶次。
各農業保險承保機構充分發揮衛星遙感、無人機和手持終端等設備組成的“天、空、地”三位一體農險應用體系優勢,對農業基礎數據、農業災害災情等進行快速評估。同時,金融機構及時與當地氣象部門溝通,提前掌握旱情動態和中短期天氣變化,預判可能致災的區域,并投入大量資金盡可能通過人工增雨、噴灑抗旱保濕劑、建造應急水井等方式降低農戶因災損失。
近年來,為進一步增強農業生產風險抵御能力,甘肅按照 “成本墊底、收益托底、六大產業全覆蓋”和“提標、擴面、增品”的總體要求,初步形成“覆蓋大宗種植養殖、區域性優勢品種、地方性特色產品”和“傳統成本保險、新型價格指數保險、天氣指數保險”的“3+3”農業保險保障體系。
目前,甘肅省開辦農業保險品種從2018年的69個上升到2022年的104個,累計參保農戶895.83萬戶次,累計受益農戶613.39萬戶次。